要想实现人工增雨雪,人工首先得有一团合适的增雨云。一般来说,天借当云的人工厚度超过两千米,缺乏冰晶却拥有丰富水汽,增雨且云体外围还有充足的天借水汽源源不断进行补给,气象工作者就认为这团云具备幻化雨雪的人工潜力。
其次,增雨云有冷暖之分。天借暖云里充满小水珠,人工温度在0℃以上,增雨上升气流的天借托举使它们飘浮在空中掉不下来。
而冷云的人工温度在0℃以下,云里有许多闪亮的增雨冰晶和过冷水珠,但由于它们又小又轻,天借在上升气流的托举下,也不会掉下来。这时候,就需要人工来帮忙了。
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姚展予:人工增雨雪就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往云层当中播撒一定的催化剂,促使云层当中的降水条件朝着有利于我们想要达到的条件发展。比如说自然降水要求冷云当中有一定数量的冰核,但是如果这种自然的冰核数量或者浓度不足以产生降水,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往冷云当中增加一些冰核。当冰核播撒到丰富过冷水区域当中,就能够通过冰水转化过程,把这些过冷水逐步转化到冰核当中形成云滴,云滴逐渐地长大,长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大于托举的力量就往下掉落,最后降落到地面形成雨或者雪的过程。
哪些催化剂可助气象工作者"化云为雨"?
想要实现人工增雨,合适的云团和催化剂缺一不可。究竟是哪些催化剂可助气象工作者化云为雨呢?